栏 目 导 航
教研文件
教研信息
学科动态
聚焦课堂
资源共享
质量监测
相 关 文 章
宁德市开展2023届高中毕业班教师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开展2022年初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开展线上评课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关于2020年宁
关于举办宁德市民族中学、柘荣一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
2017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关于举办2017年宁德市生物学科命
关于举办2016年宁德市政治学科命
福建省新课程课件、录像课和现场
关于召开宁德市“中学名师工作室
关于组织参加2016年福建省高中毕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抽考高一历史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作者:陈善松     来自:本站原创     录入时间:2011-09-14     点击数:4940

宁德市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抽考
高一历史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的命制说明
1.命题依据与要求
通盘考虑试题的考查范围、呈现方式、能力层次、难度、不同层次学校水平。试题在体现基础性的前提下,适度设置时代性、生活化的情境,适度设置探究性、开放性试题。试卷重点控制优秀率、把握好及格率和平均分,尤其及格率应摆在重要位置。基础题以《福建省高中基础会考历史大纲》为依据,中等题以《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要求》为依据,稍难题以《高中历史课标》为依据。
2.试题的基本结构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两大题(两种题型),共29小题,其中选择题25小题,材料解析题4小题。
选择题
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
题数
分值
题数
分值
25
50
4
50
2)考查的形式与内容
本卷考查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从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几乎覆盖了高中历史课标所规定的必修(II)人民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

题型
题号
知识点
赋分
 
 
 
 
 
 
 
 
 
1
商朝青铜冶铸业
2
2
水利工程都江堰
2
3
汉代商业
2
4
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
2
5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的代表人物
2
6
近代电报业的影响
2
7
报纸媒介与戊戌变法
2
8
中山装的流行
2
9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
10
1953-1957年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成果
2
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12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
13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物种传播
2
14
新航路开辟推动全球统一
2
15
黑奴贸易
2
16
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
17
工业革命成果与史料整理(学科方法)
2
18
苏俄新经济政策
2
19
斯大林模式
2
20
罗斯福新政
2
21
二战后法国推行计划指导型经济
2
22
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
2
23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
2
24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2
2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
非选择题(材料
解析)
26(1)
宋代的农业生产模式
2
26(2)
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4
26(3)
史料信度的判别及说明理由
3
27(1)
《南京条约》及其对近代福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6
27(2)
福建民族工矿企业注册数增长最快的时期及这一时期工矿企业得以迅速增长的国际因素
3
27(3)
现代对外开放进程中福建经历的三个阶段及福建在新时期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5
28(1)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冒进思想与中国“大跃进运动”
4
28(2)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与中国“新运动”的共同点及其主要原因
8
29A(1)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根源与特点
4
29A(2)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影响
3
29A(3)
1929~1933年间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及其效果
8
29B(1)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4
29B(2)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影响
3
29B(3)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及其评价
8

3)试题的难易程度
试题所考查的能力,以历史学科4类能力12层次能力中的1、2类能力层次为主,3、4类能力层次为辅。试题难度介于0.50-0.90之间,整卷难度0.70左右。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试卷依据规定命题。试题体现基础性,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考查的历史知识均为经济史的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实现对历史必修第二册的教学要求和终结性测评目标。试题传承“三新”(材料、情境、问题)风格。每道试题均依据素材,设置一定的不同的情境,由此引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注重试题的新颖性。试卷简约,体现梯度。试题内容简洁、易懂,考生阅读无障碍,便于考生准确作答。选择题由浅入深。材料解析题中所设置的问题的难度也呈阶梯式递进。第29题设置A、B两组试题,分别让一、二级达标校和三级达标校考生完成。这样,既可以保证大部分考生合格,又体现试题的区分度。
试卷体现课改理念。新课标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突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这一原则,突出整体史观和人类文明的演进。如第13题“农作物新品种”题;第14题“全球开始统一时期”题;第15题“不情愿的移民”题等。研究性学习在试题中也得到足够的重视,如第4、7、8、18、25、26(3)、27(3)题、29(3)题等。第28题主要比较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跃进”运动与苏联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共同点,引导考生在学习时要不断进行适度的中外比较探究。试题还不遗余力地在考查掌握与运用历史知识的同时,关注对历史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试。
试题关注学科特色。关注史学方法与意识的培养。如第1、2、4、5、7、8、9、10、11、12、13、14、15、16、17、18、20、22、23、24、25、26、28、29题等,发挥和挖掘高中历史课程在人文素养、史证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功能。考查地方课程资源,体现区域特色,如第27题。
试题重视联系现实。试题重视历史素养的培养与现代公民教育,但不刻意追求热点。历史知识与现实热点问题有机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试题在注重考查历史学科基础史实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联系现实。如第10、11、12、20、22、23、24、25题等,都不同程度地联系到当前世界与中国的社会现实,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三、考试及作答情况分析
1.试卷抽样数据统计分析
 
           上图显示成绩呈正态分布,达到预期的检测效果。
2.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三项指标统计比较
1)总体实测结果比较
 
:2011年试题由陈善松主持命制。
今年试题更贴近我市学生与教学的实际,并对最后一题第29题的分值进行了调整(由2010年的20分改为2011年的15分)。实测结果平均分为66.89分,及格率为77.3%,优秀率为17.48%,均明显高于2010年的实测结果,总体比较理想。
2)一级达标高中实测结果比较

学校
与考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宁德一中
792
75.20
96.46%
28.91%
福鼎一中
837
73.69
96.06%
25.57%
福安一中
272
79.90
98.90%
56.62%
古田一中
723
71.20
94.19%
20.61%

一级达标校中福安一中的平均分略高与其他三校,而优秀率明显高于其他三校,这与考生人数少有关,还与福安一中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关系。
3)二级达标校实测结果比较

     注:福安三中、福鼎四中未提交实测数据。
     老牌二级达标校(一些县市一中)平均分总体良好,霞浦一中占有优势,但柘荣一中明显落后,与前者相差近19分。地处乡镇的新兴二级达标校,尽管生源受限制,但与老牌二级达标校十分靠近,均分超过寿宁一中和柘荣一中,与上学期必修一模块的实测结果基本相同。
 
            注:福安三中、福鼎四中未提交实测数据。
从上图看,屏南一中、寿宁一中、周宁一中、霞浦一中及格率领先。柘荣一中及格率明显偏低,实属不正常。
 
           注:福安三中、福鼎四中未提交实测数据。
优秀率参差不齐。霞浦一中、屏南一中、寿宁一中依旧比较靠前福安二中位居中游,市民中、周宁一中落后,柘荣一中的优秀率不可思议。值得一提的是,霞浦一中近年来无论是平均分,还是及格率和优秀率均位居我市历史学科中的前列,超过一级达标校的平均水平,呈领军态势。
4)三级达标校实测结果比较
 
    注:三级达标校福安六中、福安八中、福安十中、霞浦六中、霞浦七中、福鼎六中、古田临江中学成绩未上报。
总体上看,三级达标校的平均分比较均衡,其中古田三中提升较快,位列第一,福鼎三中位列第二,宁德五中名列第三。与上学期相比,市高级中学落后了。
 
注:三级达标校福安六中、福安八中、福安十中、霞浦六中、霞浦七中、福鼎六中、古田临江中学成绩未上报。
三级达标校的及格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古田三中、市高级中学、福鼎三中的及格率超过60%,是薄弱校的2-3倍。
 
注:三级达标校福安六中、福安八中、福安十中、霞浦六中、霞浦七中、福鼎六中、古田临江中学成绩未上报。
三级达标校的优秀率两极分化明显。古田三中优秀率均超过20%,遥遥领先,还超过五所二级达标校的优秀率,而其他六所学校的优秀率都在10%以下。
总之,从不同级别的学校来看,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三项均呈正态分布,都由一级到二级再到三级学校递减,说明试卷的区分度良好。各级达标校内部的及格率和优秀率总体存在一定的差距。
2.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
1、2、5、6、8、9、11、14、15、16、19、20、21、23、24、25小题完成得好。这说明考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逐渐适应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习,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基本达标,但学科较高层次的能力如概括分析比较能力,评价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选择题错误率较高的有第3、4、7、10、17小题。如第3题错选A和B的较多,主要是未认真审题和对“市”的概念理解不够到位以及发展过程认识不清,忽视题干中的关键字眼“东汉”、“长安”。第4题主要是对“古代土地制度”和“古代矿冶业”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以及对“明清海禁政策”概念理解不够而导致判断失误。第7题不能将图片与维新变法准确地联系在一起,对涉及到“维新变法”等非必修二的知识学生记得很少,反映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薄弱和知识面的狭窄。第10题,对“一五计划”知识掌握非常薄弱,也反映教师教学时没有掌握课标的要求和教科书知识的变化,未能将有关知识细化讲授。第17题考查学生的历史研究方法,未能将“史料收集”和“史料整理”概念区分清楚。
2)非选择题
26题主要依托宋朝经济发展的三则材料,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史学研究方法。第(1)小题考生能读懂材料,但对“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理解不到位,基本误答“铁犁牛耕”,很少回答“精耕细作”。且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岳麓版明确表述的内容,人民版没有表述。第(2)小题对材料的提供信息提炼较好。第(3)小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大部分学生较能准确判断,但理由表述不到位。
27题体现地方史课程,考查“近现代对外开放对福建经济的影响”,通过阅读图文材料,主要考查提取并概括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第(1)小题遗忘旧知识现象严重(必修一,《南京条约》);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部分学生理解其影响,但表述不够准确。第(2)小题将“一战”误答成“二战”,可见学生初中历史的基础非常薄弱。第(3)小题学生对“三个阶段”顺序混乱,反映其对“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过程”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对福建在开放中的地位表述较到位。
28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跃进”运动与苏联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比较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概括。第(1)小题学生答“激进”、“盲目”、“左倾”、“人民公社化运动”较多,反映学生平常学习时对“冒进”、“急于求成”、“高指标”等词语不求甚解;对“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等概念的混淆。第(2)小题中的“共同点”归纳不够简练和全面,一是对材料有效信息获取的能力不足,(如两段材料中都涉及的高指标,自上而下的命令,赶超西方等信息),二是思维不够开阔,对外来压力和体制原因没能答到,还将“共同点”和“共同点的主要原因”混淆在一起。
29题围绕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问题的能力。设置A、B两组试题,分别让一、二级达标校和三级达标校考生完成。A组第(1)小题“根源”回答较好,“特点”没有根据材料分析得出。第(2)小题部分学生没能结合材料找准回答的角度,没有从三个问题的有机结合来定位答案要点,且表述不规范。第(3)小题审题不认真,对题干中的“先后”经济政策没关注导致失分,“效果”表述不到位。B组题中第(1)小题第二问中大部分学生审题失误,将“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答成“这场经济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第(2)小题的作答情况与A组第(2)小题相近。对于第(3)小题“两个体系”,部分学生表述不够准确;“认识”方面不能从美国扩张、世界经济和全球化三个角度回答。
综上所述,考生在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基本达标,但也暴露出明显的问题。诸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混答、错答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不清晰;阅读理解分析、表述能力较欠缺,无法准确地概括材料中心意思,提取试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考生答案中的错别字不少。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夯实基础,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努力帮助指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强化通史意识,可以将每个专题用年代轴进行示意,帮助理解。
2.教学过程要关注“过程与方法”,将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将教科书当作材料阅读,从中归纳、概括、分析提炼知识点,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原始材料的能力和史证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史学研究方法的掌握。
3.尽量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讲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友情链接:     福州第一中学     宁德第一中学     宁德市教育局     蕉城区教育局     百度    谷歌
 
Copyright © 2009-2012 www.ndjxx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